首先,我認為健保制度是可行的。我並不認為健保議題和死刑議題有太大的關聯性。一個是社會福利議題,另一個是法律議題,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雖然兩者之間有共同點,但是我覺得那並不是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
健保的主要理念是讓高收入的人分擔一些醫療費用給低收入的人,並讓所有人都能夠擁有一般的醫療資源使用權。換句話說,這是變相的施捨,而且是強迫施捨。但是試想想,稅收不也是如此嗎?有錢人繳了比較多的錢來鋪路,窮人則繳了比較少的錢。雖然有些人每天想著降稅、避稅,但是整體來說納稅還是被接受的。
這裡說明下馬來西亞的公共醫療體系。馬來西亞並沒有所謂的健保制度,但是只要持有國民身份證,任何人都可以到國立醫院去就診,而且掛號費固定,只需約10元台幣。這表示健保制度早已納入稅收的一部分,所以百姓們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來醫療。不過,國立醫院的醫療品質遠差於私立醫院的醫療品質,這點是不容質疑的。
我覺得健保費應該直接納入稅收的項目,這樣不僅僅能減少許多繁瑣的事物,還能減少行政開銷,並且有更多的錢可以用在醫療上。
當然健保的運作也存在了些許難以解決的問題,導致有些人認為只要沒有健保,那這些問題就會消失。這些問題當中,以浪費醫療資源和舞弊事件最普遍。
雖然健保普遍對中下階層的百姓有利,但是其中有些人卻把它視為理所當然,並且浪費醫療資源。這些人認為,既然已經繳了健保費,那醫療資源不用白不用,要用就要用“夠本”!
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了有位病人在一年內就診600多次,平均每天竟高達1.8次!
(請參考http://tw.epochtimes.com/6/7/19/32487.htm)
這難道不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嗎?雖然只有僅僅的一小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行為,但是就以上報導的數據顯示,台灣人平均每年就診次數為15次,也就是說,這個人在一年內使用了四十個人的醫療資源。所以,我覺得健保應該要對醫療資源的使用設限,以免造成浪費。
除此之外,健保的內部也有許多黑暗面。在新聞報章上,有關健保的舞弊事件層出不窮,這是眾所周知的。健保的最初理念是為百姓謀福利,可是最後這番好意卻因為人性的無知與貪婪糟蹋,這難道不是悲劇嗎?
健保不能只靠督保盟來監督,而應該靠人們自己的自律來維持。歸根究底,教育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品德,把健保當作做每日一善,那健保的收費問題必定迎刃而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