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今天的討論 我的思想又再一次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南港202兵工廠到底應不應該興建
對我而言 我會支持不要"大規模的"建造生技園區
原因無他 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生活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下
我不希望台北市在我長大之後充滿不太行的空氣
也不希望台北市變成一個沒有競爭力的城市
雖然現在論述這項建設會不會影響台北市未來的發展是太早了
不過無可否認的 這的確或多或少可以促進台北市的某些發展
如果依照目前現行計畫 台北市會將185公頃的綠地改建成為生技園區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黎家豪,二代健保討論
首先,我認為健保制度是可行的。我並不認為健保議題和死刑議題有太大的關聯性。一個是社會福利議題,另一個是法律議題,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雖然兩者之間有共同點,但是我覺得那並不是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
健保的主要理念是讓高收入的人分擔一些醫療費用給低收入的人,並讓所有人都能夠擁有一般的醫療資源使用權。換句話說,這是變相的施捨,而且是強迫施捨。但是試想想,稅收不也是如此嗎?有錢人繳了比較多的錢來鋪路,窮人則繳了比較少的錢。雖然有些人每天想著降稅、避稅,但是整體來說納稅還是被接受的。
這裡說明下馬來西亞的公共醫療體系。馬來西亞並沒有所謂的健保制度,但是只要持有國民身份證,任何人都可以到國立醫院去就診,而且掛號費固定,只需約10元台幣。這表示健保制度早已納入稅收的一部分,所以百姓們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來醫療。不過,國立醫院的醫療品質遠差於私立醫院的醫療品質,這點是不容質疑的。
我覺得健保費應該直接納入稅收的項目,這樣不僅僅能減少許多繁瑣的事物,還能減少行政開銷,並且有更多的錢可以用在醫療上。
當然健保的運作也存在了些許難以解決的問題,導致有些人認為只要沒有健保,那這些問題就會消失。這些問題當中,以浪費醫療資源和舞弊事件最普遍。
雖然健保普遍對中下階層的百姓有利,但是其中有些人卻把它視為理所當然,並且浪費醫療資源。這些人認為,既然已經繳了健保費,那醫療資源不用白不用,要用就要用“夠本”!
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了有位病人在一年內就診600多次,平均每天竟高達1.8次!
(請參考http://tw.epochtimes.com/6/7/19/32487.htm)
這難道不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嗎?雖然只有僅僅的一小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行為,但是就以上報導的數據顯示,台灣人平均每年就診次數為15次,也就是說,這個人在一年內使用了四十個人的醫療資源。所以,我覺得健保應該要對醫療資源的使用設限,以免造成浪費。
除此之外,健保的內部也有許多黑暗面。在新聞報章上,有關健保的舞弊事件層出不窮,這是眾所周知的。健保的最初理念是為百姓謀福利,可是最後這番好意卻因為人性的無知與貪婪糟蹋,這難道不是悲劇嗎?
健保不能只靠督保盟來監督,而應該靠人們自己的自律來維持。歸根究底,教育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品德,把健保當作做每日一善,那健保的收費問題必定迎刃而解。
健保的主要理念是讓高收入的人分擔一些醫療費用給低收入的人,並讓所有人都能夠擁有一般的醫療資源使用權。換句話說,這是變相的施捨,而且是強迫施捨。但是試想想,稅收不也是如此嗎?有錢人繳了比較多的錢來鋪路,窮人則繳了比較少的錢。雖然有些人每天想著降稅、避稅,但是整體來說納稅還是被接受的。
這裡說明下馬來西亞的公共醫療體系。馬來西亞並沒有所謂的健保制度,但是只要持有國民身份證,任何人都可以到國立醫院去就診,而且掛號費固定,只需約10元台幣。這表示健保制度早已納入稅收的一部分,所以百姓們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來醫療。不過,國立醫院的醫療品質遠差於私立醫院的醫療品質,這點是不容質疑的。
我覺得健保費應該直接納入稅收的項目,這樣不僅僅能減少許多繁瑣的事物,還能減少行政開銷,並且有更多的錢可以用在醫療上。
當然健保的運作也存在了些許難以解決的問題,導致有些人認為只要沒有健保,那這些問題就會消失。這些問題當中,以浪費醫療資源和舞弊事件最普遍。
雖然健保普遍對中下階層的百姓有利,但是其中有些人卻把它視為理所當然,並且浪費醫療資源。這些人認為,既然已經繳了健保費,那醫療資源不用白不用,要用就要用“夠本”!
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了有位病人在一年內就診600多次,平均每天竟高達1.8次!
(請參考http://tw.epochtimes.com/6/7/19/32487.htm)
這難道不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嗎?雖然只有僅僅的一小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行為,但是就以上報導的數據顯示,台灣人平均每年就診次數為15次,也就是說,這個人在一年內使用了四十個人的醫療資源。所以,我覺得健保應該要對醫療資源的使用設限,以免造成浪費。
除此之外,健保的內部也有許多黑暗面。在新聞報章上,有關健保的舞弊事件層出不窮,這是眾所周知的。健保的最初理念是為百姓謀福利,可是最後這番好意卻因為人性的無知與貪婪糟蹋,這難道不是悲劇嗎?
健保不能只靠督保盟來監督,而應該靠人們自己的自律來維持。歸根究底,教育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品德,把健保當作做每日一善,那健保的收費問題必定迎刃而解。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謝鈞皓 南港202兵工廠(討論後)
這次討論的人,都不贊成開發南港兵工廠來蓋生技園區,大家都很有共識的認為應該保留這塊綠地。台灣有很多工業區,在工廠大量外移後已經成為廢墟,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土地來蓋生技園區,並不需要因此再開發一塊綠地;另外,還有很多地方有尚未開發的荒地(雜草叢生),若真的需要另尋他處來開發,也可以選擇這種地方,並不一定要破壞原有的濕地生態,畢竟台北所剩的綠地已經不多了。
開放這塊這麼大的土地,背後應該又有財團的魔掌,目前很多新聞都指出郭台銘似乎與這塊土地的開發有關係,而資本家又想開發新的土地,賺取更多利益,受害的就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例如:資本家有錢可以購買下這塊土地,他們可能又要興建大樓,據說還要開發成新市鎮,進而炒作地皮,使台北市的房價越長越高,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小老百姓越來越買不起房子,因此政府不應該當作企業的推手,成就少數人的利益,而損害大多數市民的權益。
開放這塊這麼大的土地,背後應該又有財團的魔掌,目前很多新聞都指出郭台銘似乎與這塊土地的開發有關係,而資本家又想開發新的土地,賺取更多利益,受害的就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例如:資本家有錢可以購買下這塊土地,他們可能又要興建大樓,據說還要開發成新市鎮,進而炒作地皮,使台北市的房價越長越高,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小老百姓越來越買不起房子,因此政府不應該當作企業的推手,成就少數人的利益,而損害大多數市民的權益。
謝鈞皓 南港202兵工廠(討論前)
我不贊成釋出南港兵工廠的土地來蓋生技園區,台灣有這麼多的土地可以興建生技園區,不一定要在破壞一個尚未開方的淨土,可以選擇其他已開發過或者是尚未開發的荒地。
另一點,預計要蓋的生技園區竟然才10畝,政府為何需要釋出全部的土地,而特別是,郭台銘似乎也與這件事情有關,這是不是又代表企業想要炒作這塊土地,政府應該要想清楚,炒作土地的獲利都是大老闆、大企業,對老百姓而言是一種損害,因此政府更不應該開放此塊土地來供企業使用。
另一點,預計要蓋的生技園區竟然才10畝,政府為何需要釋出全部的土地,而特別是,郭台銘似乎也與這件事情有關,這是不是又代表企業想要炒作這塊土地,政府應該要想清楚,炒作土地的獲利都是大老闆、大企業,對老百姓而言是一種損害,因此政府更不應該開放此塊土地來供企業使用。
盧潁鴻, 南港202兵工廠(討論前)
其實在媒體報導前,張曉風老師就已經在課堂上跟我們提過這件事了,令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郭台銘什麼時候有這麼大的權力,能夠在案子都還沒有公布審查、決定前,就能夠先跟政府官員去看環境,對台灣人民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這反映出台灣是一個極度商人治國的地方,真的只要有錢,什麼都能做到,政府應該檢討自己,而不是只會在那裏嘴砲說什麼很為人民著想啦!我們也很辛苦啦!被罵也很無辜啦!難道台灣的人民是只有郭台銘、王文洋、嚴凱泰這些人阿,這件事充分展現的台灣的民主傳統──官商勾結。
我實在是搞不懂,政府口口聲聲說拼經濟,拼到哪裡去了?我也覺得他們真的很厲害,能夠每推一個政策就被罵一次,實在太厲害,我真的認為他們都沒有到過下層社會看看,所謂的人民到底是怎麼生活(有經歷過的那個也被抓去關了),我真的認為政府應該要為人民以及未來想想,不要老是做一些短視近利的事。
盧潁鴻, 開放中國學生來台,(討論後)
在討論完這次的議題後,我覺得要先釐清這個問題。如果目的不同,所以政策也隨之改變,如果我們的政府想要的是靠著招收陸生來挽救我們後段大學的招生率,那我完全不覺得開放有什麼意義。台灣高教體系已經太氾濫,教育部不是也在籌劃退場機制,我認為讓不適生存的大學能夠完善的退場,才能對我們教育品質向上提升。
如果是像外國大學學制那樣的外國學生,那我覺得就可以開放,就把她當外國學生一視同仁嘛。然後大陸那裏的學歷審查也比照國外大學做審查,我覺得這樣心態可以,當成國對國嘛!不過我們的教育學制就必須要調整,那又是一個大工程,而中國那邊的施壓也是一個問題,不過就要看政府是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國家,我認為他們並沒有把台灣當作一個國家來看待,這才是最危險的。
黃詩婷,南港202兵工廠搬遷,你認為應該開發嗎?(討論前)
整個202兵工廠佔地有180多公頃,而計劃中的「國家生技科學園區」位於目前202兵工廠的東北角,佔地只有25公頃,未來園區要興建的研究建築,都是現在生產軍火的廠區,面積不會超過10公頃,其他仍然將保持為綠地。報導中提到這地區有古墓、古廟、古砲、埤塘,但都是在202兵工廠轄下其它160公頃內的地方,與中研院的生技園區毫無相關。報紙報導說「中研院要蓋國家生技園區,將使得這些自然、人文景觀消失」,而且用一張根本不在園區之內的美美的埤塘照片,這顯然是移花接木的手法。
其實可能危及這些自然、人文景觀的,是去年9月9日北市府提出來的,說要結合區域特性建置生態環保科技園區的202兵工廠「特定專業區主要計劃案」。這個案子疑是配合鴻海集團6月1日向市府提出,要地200公頃的「數位環保科技城計劃」,環保團體擔心財團覬覦這塊土地要蓋豪宅,所指的應該也是這個計劃。奇怪的是在炒作這新聞的主流媒體中,絕少提到這個真正關係到自然、人文景觀是否會消失的造鎮計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6/135/25rfb.html
中央研究院公關室代表 梁啟銘:「以後如果要開發什麼東西,尤其在這個202兵工廠,一定要經過審慎的環保評估,我們是希望經濟和環保能夠爭取雙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6/90/25rkj.html
我是贊成他的說法啦
但是什麼樣算雙贏呢
其實可能危及這些自然、人文景觀的,是去年9月9日北市府提出來的,說要結合區域特性建置生態環保科技園區的202兵工廠「特定專業區主要計劃案」。這個案子疑是配合鴻海集團6月1日向市府提出,要地200公頃的「數位環保科技城計劃」,環保團體擔心財團覬覦這塊土地要蓋豪宅,所指的應該也是這個計劃。奇怪的是在炒作這新聞的主流媒體中,絕少提到這個真正關係到自然、人文景觀是否會消失的造鎮計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6/135/25rfb.html
中央研究院公關室代表 梁啟銘:「以後如果要開發什麼東西,尤其在這個202兵工廠,一定要經過審慎的環保評估,我們是希望經濟和環保能夠爭取雙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6/90/25rkj.html
我是贊成他的說法啦
但是什麼樣算雙贏呢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胡彥佶 南港202兵工廠開發討論後
台灣的土地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勢必有部分的生態系統受到影響。但是避免無意義的過度破壞卻是當下公民應該完成的義務。在資本主義盛行的世界,資本家眼中只有資本和利潤,對於生態保育和社會道德,他們根本是不屑一顧 嗤之以鼻的。儘管政府高官們各個明白資本家的囂張跋扈,面對他們,這些高官們還是只能搖尾乞憐,磕求這些財閥的金錢救濟。所以既然應該替群眾把關的公僕們已經無用,能對抗權貴階級的也只剩平民百性了。
南港兵工廠,是北市難得一見保留未開發模樣的綠地。以這種民眾的資產滿足資本家的慾望,不但只是讓原本飢渴的資本家更垂涎於大重的資產還會促進這些企業家鯨吞M型底層人民的速度。即便號稱要建立生科園區,以目前已開發卻乏人問津的生技發展園區的狀況來說,這些號稱想投資的富貴人士,真的只是想發展他們龐大企業系統中的生技部門嗎 ? 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計畫還暗藏腹中未出嗎?
政府號稱要何理開發 及在不破壞目前狀態下使用當地,以目前執政當局的作風實在不能讓人信服。所以並不是反對者不顧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實在是政府的無能與腐敗在人民的心中直接替他們的保證蓋上不信任標至,以至於無論政府如何自圓其說或掛保證都不足以讓憂心的人士安下心來同意企業的開發。
我個人認為目前因為大量產業外移所留下的癈工廠和荒蕪的生技園區皆有可再利用的空間,所以沒必要特地剷平新土地滿足企業家需要。政府和資本家如果持續肆無忌憚的恣意妄為,最終只會造成人民更多得不信任感和反對聲浪。
南港兵工廠,是北市難得一見保留未開發模樣的綠地。以這種民眾的資產滿足資本家的慾望,不但只是讓原本飢渴的資本家更垂涎於大重的資產還會促進這些企業家鯨吞M型底層人民的速度。即便號稱要建立生科園區,以目前已開發卻乏人問津的生技發展園區的狀況來說,這些號稱想投資的富貴人士,真的只是想發展他們龐大企業系統中的生技部門嗎 ? 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計畫還暗藏腹中未出嗎?
政府號稱要何理開發 及在不破壞目前狀態下使用當地,以目前執政當局的作風實在不能讓人信服。所以並不是反對者不顧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實在是政府的無能與腐敗在人民的心中直接替他們的保證蓋上不信任標至,以至於無論政府如何自圓其說或掛保證都不足以讓憂心的人士安下心來同意企業的開發。
我個人認為目前因為大量產業外移所留下的癈工廠和荒蕪的生技園區皆有可再利用的空間,所以沒必要特地剷平新土地滿足企業家需要。政府和資本家如果持續肆無忌憚的恣意妄為,最終只會造成人民更多得不信任感和反對聲浪。
江婕菱,南港202兵工廠(討論前)
第一次看到這個新聞還以為是跟當兵有關的
又是一個與社會大議題的接軌,真棒
雖然我不是台北人,但我現在在台北讀書
我覺得在這匆忙煩亂的都市中,能有個歇息的地方真好,而且也有它的必要性
經濟當然很重要,我不了解蓋生技園區的必要性
但假使真的有那個必要,我想也可以蓋在其他地方呀
桃園是個不錯的選擇,我想距離也不算遠
而且桃園很多地方地價不高又有廣大的空地,這麼做感覺比較符合效益
破壞綠地真的很沒有這個必要
台灣美麗的地方真的越來越少了
環保意識應該是全面而非獨厚於某些群體某些方面
又是一個與社會大議題的接軌,真棒
雖然我不是台北人,但我現在在台北讀書
我覺得在這匆忙煩亂的都市中,能有個歇息的地方真好,而且也有它的必要性
經濟當然很重要,我不了解蓋生技園區的必要性
但假使真的有那個必要,我想也可以蓋在其他地方呀
桃園是個不錯的選擇,我想距離也不算遠
而且桃園很多地方地價不高又有廣大的空地,這麼做感覺比較符合效益
破壞綠地真的很沒有這個必要
台灣美麗的地方真的越來越少了
環保意識應該是全面而非獨厚於某些群體某些方面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吳淳辰,開放中國學生來台(討論後)
經過這次討論
我發現我們在思考這類議題時思考的太少了
像這次的中國學生來台
有些人贊成
原因是他們覺得可以增加競爭力
但助教卻問了"為什麼中國學生來台一定能爭加競爭力??"
台面上公眾人物說的優點就一定是對的嗎?
這是我們常常會去忽略的問題
而我對這個議題算是採取反對的
我反對的是不該"大量"讓中國學生來台並取的証明
還有我也認為不需要專門給大陸生名額
應該就直接當作外籍學生
跟全世界來台的學生一起競爭
沒有理由大陸生可以比較特別
我覺得再怎麼樣還是要保護自己的人民為優先考量
我發現我們在思考這類議題時思考的太少了
像這次的中國學生來台
有些人贊成
原因是他們覺得可以增加競爭力
但助教卻問了"為什麼中國學生來台一定能爭加競爭力??"
台面上公眾人物說的優點就一定是對的嗎?
這是我們常常會去忽略的問題
而我對這個議題算是採取反對的
我反對的是不該"大量"讓中國學生來台並取的証明
還有我也認為不需要專門給大陸生名額
應該就直接當作外籍學生
跟全世界來台的學生一起競爭
沒有理由大陸生可以比較特別
我覺得再怎麼樣還是要保護自己的人民為優先考量
胡彥佶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開發 討論前
根據我在台灣各地旅行的經驗,我認為台灣並不是真的人小地稠。許多以開發地區事實上並非真正的完整開發。在這個地比黃金貴的年代又怎可輕易賤賣國土給無識只求利的商人呢?要論經濟開發區,目前許多因廠商西進而廢棄的廠房不是更適合用於重新規劃生技園區嗎?這樣不但可兼顧生態保育又可促使經濟成長不是一石二鳥嗎?
游秉儒,開放中國學生來台(討論後)
不論這個議題是近在眼前或者是還久還久~
我都覺得我們應該要認真的去思考這個問題
這次的討論給我一個不小的啟發
就是要對這件事情本身去思考 到底開放陸生會不會是好事?
如果我們滿心期待地開放陸生來台 來了一批文化思想並不相同的學生
那應該會是一件好事 因為我們又多了可以交流意見的同伴們
在"增加意見"這個觀點上 我們又多了更多選擇
當然不可否認的 新的事物出現時必定帶來衝擊跟改變
我們的制度應該進行在甚麼樣的基礎之上?
要給這些陸生一些保護或是特權??
誰說陸生一定是勤奮努力念書的?
就算在他們當地一定要拼了命才能出人頭地
誰能保證來了台灣之後他們還是一樣?
如果通通都自己苦讀的話 那不是根本一點交流的機會都沒有了?
開放沒關係 但是相關配套絕對要做好
如果因為要搶中國這塊大餅 而盲目匆忙地開放
那傷到的不只會是台灣教育 對未來台灣培養人才必定也會留下很大的傷害
只看見中國學生某部份的好 而忽略對台灣學生的培養
這一定不是大家希望看見的結果
我都覺得我們應該要認真的去思考這個問題
這次的討論給我一個不小的啟發
就是要對這件事情本身去思考 到底開放陸生會不會是好事?
如果我們滿心期待地開放陸生來台 來了一批文化思想並不相同的學生
那應該會是一件好事 因為我們又多了可以交流意見的同伴們
在"增加意見"這個觀點上 我們又多了更多選擇
當然不可否認的 新的事物出現時必定帶來衝擊跟改變
我們的制度應該進行在甚麼樣的基礎之上?
要給這些陸生一些保護或是特權??
誰說陸生一定是勤奮努力念書的?
就算在他們當地一定要拼了命才能出人頭地
誰能保證來了台灣之後他們還是一樣?
如果通通都自己苦讀的話 那不是根本一點交流的機會都沒有了?
開放沒關係 但是相關配套絕對要做好
如果因為要搶中國這塊大餅 而盲目匆忙地開放
那傷到的不只會是台灣教育 對未來台灣培養人才必定也會留下很大的傷害
只看見中國學生某部份的好 而忽略對台灣學生的培養
這一定不是大家希望看見的結果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