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專家主義,探討為何這社會上公共事務的決策是由所謂的專家來決定,而非全體公民。為什麼身為公民的社會大眾,只能負責選人來決定政策,而不是自己親身參與來做決策呢?其實一開始我認為專家主義是時代演化下必然的結果,民主政治起源於希臘城邦,當時的民主政治真的是只要是擁有公民權的市民都可以參與決策與公共事務的討論。但隨著個人的事務越來越多,越來越沒有時間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因此人民開始選出其中幾位代表替他們做決策,這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專家。假如現今的台灣突然變成任何事情都由公民來討論做決定,最後會不會變成因為所要決定的事情太多,而讓社會大眾覺得厭煩、麻煩呢?而且其實現在台灣的民眾很多來說是非常不理性的,常常會為了反對某政黨而反對那個政黨所做的任何決策,那這樣把決定權交到全體公民手中,是不是會造成很大的亂象呢?
不過助教說到,的確,如果真的將所有事務都交給公民做決定,的確會有非常非常多的事情需要我們來討論,不過並不是一定要參與每件公共事務啊!個人選擇個人有興趣並關心的公共事務來深入討論,並做決策就可以了。再者是不理性的問題,助教提到,現在台灣民眾會不理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不滿做決策者沒有和人民充分討論,即匆促決定政策,因此人民才會出現反對的聲音及較不理性的行為。如果讓人民自己討論,並決定政策,或許這些不理性的行為就會消失。台灣現今或許無法立即進入所有事務都交由民眾來處理的時代,但這是需要時間及教育之下慢慢演進的,就如同民主政治也是慢慢發展而來的。
所謂的專家主義應該是說由專家來提供人民專業意見與建議,而非是由專家來做所有的決策。當我們將權力賦予專家的同時,我們人民也失去了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即使現在有許多管道讓人民發聲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政府真的有聽進去嗎?人民一再的說出意見,但很多問題卻還是一再的重複,這就充分解釋了政府不理會人民的需求及心聲。因此如果要行專家主義的話,我認為政府與人民之間應該建立起一條雙向溝通的管道,讓那些專家在做決策的同時,也能採納人民的意見;其次人民也需要有獲得各種資訊的管道。否則美其名為專家主義,其實私底下還是專制獨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