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譚順渝-二代健保

根據健保局所提出的資料當中顯示,驅使健保進行改革的動力有財務危機、轉診制度、醫療品質等三方面。而其中,落實轉診制度與提升醫療品質這兩方面,對一般大眾而言,都屬於有效增進全民福祉的措施,並不易引起爭議。但健保醫療支出連年大於保費收入的情況嚴重,若要增加保費必然會增加民眾的負擔,因而引起反彈聲浪;此外,調整健保費用的方式亦會引發保費負擔公平性的問題。
二代健保的實際方案未定,但就目前所知,二代健保會讓能力越強、所得越多的人,負擔的保費越高。站在社會公義的觀點,高所得者應多體諒低所得者的經濟能力,負擔就高額的保費;但就我個人的觀點,舊制度之下,高所得者本就已負擔較多的健保費,但使用健保的情況不見得多於所得低者,高所得者已盡到自己的社會公義。二次健保再度拉開兩者的差距,有失其公平性。

譚順渝-死刑存廢

我支持廢死理由就如同老師於上課時所說的,我們無法忍受殺人,就算冠上了政府、國家或正義的帽子那一樣令人作嘔。
排除政治壓迫的思維,我認為死刑並不是一個最極致的刑罰。有人說殺人償命,但那會得到什麼?只是一瞬間叫做正義落實的快感而並沒有實質的償還了甚麼。就算是在監獄中之嫌犯仍有回報社會的可能性,諸如勞動。雖然相關內容還需很多的討論空間,但我仍然認為是可行的,生命本質沒有珍貴與否的分野更遑論命與命之間存在著等價的關係。
有人會說如果你是死刑犯的家屬你是否會有一樣的決定?我想說的是法律並非是專利於部分人的,今天犯者會被判刑是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危害,他不是做為一個彌補的工具。仇恨不一定要化解犯人也不一定要被原宥,但殺人這種低下的處理方式卻應該廢除。

譚順渝-尊嚴勞動降低貧窮

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就像在討論是否支持資本主義。我是支持資本主義的,雖然必須要承認此一經濟制度與其他制度一樣含有著不公平與不公義。但經過討論後我發現一個現象:我們都在自己的高度上講著等高的話。
今天一個中下階層的人肯定會反對資本主義,因為在此一運行方式下不僅勞心勞力更鮮有翻身的可能性。講得現實一點是因為我目前身處的環境與資源,極有可能是資本主義的既得利益者。故我支持資本主義。
但身為一個資本家既然受惠於大環境也應當拿出相當的回饋,成功的實業家不等於完美的人格,在此一事件逼迫我們與社會正視此一問題,而爆發在這個龍頭企業更是有殺雞儆猴的效果,雖說我仍然支持資本主義但也希望諸位企業家能不要只向錢看而罔顧最基本的人權。

譚順渝-專家主義

事實上我非常認同專家主義。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在大學後本就是循著專業在做事,若不是這樣肯定是現今教育制度的大失敗。
應該關注的焦點是專業應該放在哪一部分上。我認為上至法案下至企畫,專家所能一展長才之處便是在使用者需要的規格內最做大最理想的規畫。從另一角度來說專家也深為一個受雇者,理論上的最佳處理方式終究是理論,如何應用在現實狀況便是另一課題,也是專家存在的價值。
另一方面在職業上的良知與道德也是一個問題或該說是前提,將個人私欲與利益放入工作內是對職業的不尊敬也是造成專家主義讓人詬病的原因之一。

譚順渝-南港202兵工廠

個人認為,將土地釋放給民間該是優於做所謂的生態保護。當然,並不是說完全的交給民間處理,政府仍應保留一部分的所有權。雖然商人在商言商是無可避免的,但若以環保為前提,仍然還是對我們的環境有實質的幫助。
在科技與環保的平衡中,我傾向偏於前者。原因在於台北本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文明與進步的地方。在能忍受的範圍內,做最大幅度的開發也沒有甚麼不對,就好比文化產業化。本位本來就應當做適當加權。另外,環保與生態並不只是政府國家的事,而是全國公民應負擔的責任,大家自身若能自重自愛,便無需另外花極大的成本來維持水平之上的環保。

譚順渝-開放陸生來台

在決定認同或不認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陸生來台的原因
開放陸生來台未必不是件好事,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若開放陸生來台會影響到台灣人們的工作機會,然而,我想,和台大清大交大等等名校比起來,北大清大在世界知名度也許比較高點,所以,很少一流陸生會放棄他們本國的大學來追求台灣的大學,因此,來台的不過是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學生,所以關於工作機會被陸生搶走這件事我們大可放心。
另外陸生來台靠著他們一切的食衣住行費用也許可帶動台灣低迷的經濟狀況、提升國際形象等等益處。
目前大陸已開放我國學生去大陸念書了,然而我國卻不願開放,難道人民對我國沒信心,甚至於擔心將來有一天會被統一?我們應當拿出台灣人的骨氣與毅力,把它視為一種挑戰,進而增進我國在世界的競爭力。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吳淳辰,二代健保(討論後)

其實在這次討論前我對原本的健保完全沒有概念
就更不用說什麼二帶健保了
這個詞只在新聞上看到過
但我卻沒有去深入了解
在經過這次討論後
我發現健保也有左右派之分
左派是人民依一定比例付費
不管你有沒有用到都是一這個比例繳費
右派則是偏向個人
使用的多角的錢就比較多
就是類似一種使用者付費的方式
所以說台灣的健保其實是屬於作派的
而右派的代表就是美國了

我自己本身是贊成我國的健保制度
所以說感覺上我應該是疏於左派思想
但我發現我到別的議題上的時候卻又不一定是左派的了
這一學期的討論我發現
在我們討論的途中
常常會牽扯到類似左右派這樣兩面的問題
而且常常是對這次議題的意見是這一面
但到了下一次的議題
題除自己的看法後卻發現變成了跟上次完全兩極的意見
助教們都會把這個現象提出來要我們想想
而我的想法是
我認為每個不同的議題都會牽扯到不同的觀念
在不同的觀念中人們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思想
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同一個仁在不同事上意見兩極的現象
所以我認為不能用類似左右派的大方向來概括一個議題
在牽扯到不同事情時會有不同想法是必然的
所以兩極化的意見會常常發生這也是一定的

呂俊興,死刑廢除(討論前)

死刑的存與廢不論在哪個社會中都會是個模稜兩可的議題,支持與反對的人站在這條線的兩邊,擁有各自的立場與看法,也都有其一定的道裡,而我,則是較傾向於支持贊成,不過要比現今的制度要有更謹慎周密的流程與評估。由於死刑的設立是來自於古代以牙還牙的理論下所產生的,一命抵一命,聽起來或許是十分合理的一種看法,但這種方式也必須建立在完整且嚴謹的制度下,由於至今仍無法有其一套完善的措施來認定死刑及決定死刑的確立及相關辦法,所以難免有其不夠周延的地方。有人提議到可以使用無期徒刑取代死刑,讓犯人在有生之年能夠利用他本身的腦力體力為社會做些貢獻,以求平衡他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但是,一旦從死刑轉變為了無期徒刑,便有了假釋出獄的可能,而關於假釋的相關判定,有些是從主觀的角度去給予評價,並不可觀而且是有造假的可能性存在,要是有犯人寧可在獄中臥薪嘗膽數十年,表面上裝作改過自新,其實是想要在出獄後在來犯下更多更大的殺人案件。就像許多性侵犯在假釋出獄後,即使裝上了腳鐐訊號器,在某些範圍下限制了其行動,他們不但沒有收斂許多,反而有許多人在各地犯下了不計可數的性侵案件,造成更多無辜的女性,甚至男性的身心靈創傷。要是把這些性侵犯換成殺人犯,會造成多大的社會恐慌以及動亂,想必是可想而知的。而數年前轟動社會一時的蘇建和案,由於許多疑點仍無法解開,案情一直在撲朔迷離的情況下進行,不同法官的判定也都一直在是否死刑之間反覆不定,不但造成被告與死者家屬的心理壓力,也間接的讓那三名被告的黃金歲月只能在獄中度過,最後,在證據仍然不足的情形下,即使三名被告宣稱是無辜的,仍被判定處以死刑。在類似的案件中,由於相關的證據實在不足,無法產生有力的基礎來判定是否要處以死刑,而在蒐集證據的過程中,無論是被告或是死者的家屬心中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要如何在整個案情仍未明朗化的時候,給予雙方一個更為妥善的措施與照顧,我想是在判定死刑的流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也必須要有一個能讓社會大眾都能夠接受,明確且有力的證據才能夠夠判定死刑,否則錯殺了一人,不僅讓真正的犯人在外頭逍遙法外,還會讓被誤判的犯人家屬心中蒙上一股永久揮散不去的陰霾。因此,如何在法官、檢調單位、犯人、被害者家屬四者間達成一個平衡,有一條妥善規劃的流程,並造就一個對四方都公平且合裡的結果,或許就是在支持死刑的這條路上我們必須努力去達成的。

呂俊興,專家主義

在現代代議式民主中,往往是透過人民選擇出的代表來代替人民發聲,但是效果卻時好時壞,或許是表達的管道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代表還不夠了解人民的心聲,導致無法徹底地將人民心中的意見表達給政府了解。此外,或許有人會認為專家主義只是一種利用地位或是學位來加以操縱其他人思想的一種方法,在現今社會中有很多的事情都是人民盲從的聽了專家的建議過後實際去做,到頭來才發現到專家其實只是誤導我們走向錯誤的方向而專家事實上也無法真正做到完美,無論任何一件事總是需要兼顧許多層面,而專家往往只精通某一個領域,而我們卻只看到他出了差錯的地方,沒有認真地看待它所擅長的領域。
人人都談著民主,期待能用多數人的意見來代替全體人民的意見,而不只是單單的依靠少數人的想法或是看法,甚至說出真正的決策應該要交由全體民眾經過討論過後才可下結論,但是,一般的民眾往往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參與每一項的討論,同時,也無法期待每一個公民都擁有高過於水平的知識與素養,所以,我們是應該需要各個領域的專家們來替我們開啟有關那個領域知識的大門,我們很難有辦法精通各個領域,但是我們可以依靠專家在各個方面的專業研究,以及從中獲得的知識與智慧,來帶領我們能夠以深入淺出的模式了解我們所要探討的事件。因此,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味的貶低所謂的專家主義,而應該要善用他們對於公共事務討論上頭的益處,相信對於啟迪民智方面的助益會相當顯著。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丁子涵,南港202兵工廠

南港202兵工廠
要問我202兵工廠的意見,當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 不贊成」:因為我是個學生,我不是商人政客,我還不明白現實利益的重要性或現實利益對某些人的重要性,我還處在一個有著崇高的真理的年歲。經濟和自然的拉扯,由來已久。從前我們一味地追求經濟成長、物質生活的富足更富足,然後有一天我們赫然驚覺,縱然物質上過得多麼充裕,古老美好年代的綠意和清新的空氣早已離我們遠去,才開始懂得珍惜,各種標榜 「綠色」的生活方式、建築、裝置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這是人類追求進步的過程中一個顯著的反思與進步,雖然有時可能淪為噱頭或流行,但至少反省和警惕的意思是到了,這時候,「全球暖化」這個詞也出來軋一腳,遂成為了全球性的議題。 今天討論的起始點:南港202兵工廠或許只是這類議題的一小個案例,但在台灣,卻是較少數有後續消息和引發討論的,也因為如此,有壓力促使有關單位做出明智決定,大家都在看著,我認為這算是個里程碑,不論最後結果如何,都代表著台灣政府對於環保和經濟的態度:尤其是環保。就如同狐狸獵食一隻兔子,誰會成功?對狐狸來說,那只是一餐,對兔子來說,那可是一條命。那是台北都市叢林中碩果僅存的一塊美妙濕地,而那只不過是幾棟房子,和叢林中的千千百百棟房子一樣的,房子。

黎家豪,南港202兵工廠討論

既然是開發議題,難免會牽涉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問題。如果要發展經濟,蓋豪宅、建大樓,促進GDP成長、減少失業率,那就完全開發吧!台北市的地價年年漲,不怕沒人要。如果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那就保留這塊台北市僅存的綠地,讓城市有些呼吸的空間。不過此舉的難度不小,畢竟覷視這塊大餅的大人物可不少。

站在政府和商人的立場,他們會覺得台北的林地很多,不缺那幾棵樹。但是試想想,現在的台灣社會那麼講究環保,與民眾意見有衝突似乎不太好。違反民意不但會失去選票,而且公司還會遭到杯葛,雖然台灣市場不大,可是影響還是在所難免。如果真要開發,至少也要採取一些長遠策略(例如蠶食),才不會有太大的負面效應。

基於以上猜測,如果這塊地純粹閒置,遲早有一天會被開發。那要怎麼把這塊地保留呢?我覺得要把這塊地標上“已開發”,那以後就不會有人來密謀瓜分了。森林公園!
(請參考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941
據上述報導,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市長時曾承諾設置“全市性公園”。現在他是總統,郝市長也對他唯命是從,何不利用這個機會把這座森林開發成公園呢?我想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不然這樣一塊綠地留在台北,對商人而言,那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丁子涵,開放中國學生來台

開放中國學生來台

這又是一個我覺得有點奇怪的問題,為什麼單要將「中國學生」拿出來討論呢?又為什麼「開放中國學生來台」這個詞一經提出會產生那麼大的風波?
所以說這個問題的起因還是要歸咎於「中國」這個部份的問題。是他們的歷史背景政治糾葛是很多因子加起來使我們的國人對他們的反感造成了現在的反對聲浪。所以說這不是一個從表面就可以釐清的問題。但這部分從來都不是討論就能夠解決的,所以我就站時把這部份歸納為不可抗力的因素。
就像當時開放陸客來台的時候一樣,其實以品質而言,我反而覺得大陸學生的品德像什麼會不會不注重公共衛生或公共禮貌方面應該是沒道理比大陸觀光客差的,要是屏除上面一段的原因不管,我認為開放大陸學生來台應該是沒什麼問題需要提出來質疑的,就像現在我們也有跟各國合作的交換學生計畫、很多國家也都有我們的學生。只要透過一樣的考核一視同仁的管道,我認為如果就能以這種外國學生的方式引進中國學生是可以接受的,要不然就再立一個名目,但還是要用相同的考核篩選措施,確保收到的學生品質同時提出具體鎮密的法規保護本國學生,如此才有可能達到雙方滿意又有尊嚴有節度的結果。

尊嚴勞動降低貧窮,丁子涵

尊嚴勞動降低貧窮

尊嚴勞動降低貧窮,這不但是我們這次討論的主題,我認為,這還是我們大家都必須謹記在心以追求的好方法,原來答案就是尊嚴勞動然後降低貧窮。
討論的起源是由於富士康最近頻頻傳出的跳樓事件,事件爆發之後社會才由媒體帶領一探富士康「監獄」 內部的真相,事實是,富士康的生產線,仿若企圖將大量的員工,當成大量的機器來操作、使用,一貫動作、不准交談、嚴密的時間、效率控制、輪班吃飯……活像一個人體版本的工廠!高壓又軍事化,看不出來他們是在對待「人」的 ,難怪媒體要稱他為「血汗工廠」了。這部分是工廠管理的問題。一線基層人員薪資低基本的權力容易遭忽視聲音也無法蓋過在上位者,但其工作又壓力大又機械化,但大多數的年輕人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只能做這種沒尊嚴的的工作,加上年輕人抗壓性又較低,還有富士康的自殺撫慰金策略,造就了那麼多的悲劇,要改最直接快速的方法當然是從體制改起,而如何找到平衡點,還要看管理者得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