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討論中,有同學說可以開放一定量名額或者定名額的上限來保障台生
原本我也想說這可能是個不錯的方法,但仔細一想
名額的上限充其量只是講好聽的
大陸人口數那麼多,隨隨便便就能有那麼多人考上啊,怎麼會有達不到的可能性
更何況,大陸最優秀的學生根本也沒必要來這裡讀書,這樣也無法讓台灣學生增加所謂的競爭力
當獲得人才的"機率"是一樣的話
那麼,中國必定會有比台灣多很多很多的人才
她們可以隨隨便便的就有一堆跟我們差不多的人,有能力勝任某些工作,甚至能擔任管理的工作
更可怕的是,會不會有天我們的高階主管都是大陸人
一樣地,只是單純的他們人比較多,不是我們不努力
那麼,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還有同學說台灣學生常翹課沒有保障的必要
但我認為,翹課有時候並不代表什麼
西方國家學生翹課的機率比我們小嗎?不管怎樣他們上的課時數一定比我們少非常多吧
而翹課的學生就代表不讀書還是沒有前途的人嗎?
或者他只是在衡量過後,才做了這樣的決定呢,畢竟台灣的教育體制是有很大的缺陷
再者,當一個國家的學生這樣就代表不應該保障嗎?我想不能這麼說的吧
炮口不該這樣向內的,如果真像這位同學所說的翹課是種罪惡
那麼,政府該做的絕對不是這樣消極的不保障台灣學生
而是從基本的教育做起,防範學生翹課
常理來說,保障本來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國家擁有某些弱勢
這種東西不該公平化的來看待,他們就只是其他國家的人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好像搞得自己是開通民主的人,什麼都一味的開放
進口關稅的高額度,不就也是這樣的道理嗎?難道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用考慮就好了嗎
又以對西方國家學歷都承認來說好了
西方國家因語言文化和地理位置都與台灣相距甚遠
威脅說實在的並不大
但中國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只為了想要一份小工作,擁有大學文憑而來台灣
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這些東西,所以我強烈的認為這兩樣不能相提並論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