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似乎本來就是一個左派思想下的產物,也是我們台灣的普遍價值,台灣人都贊成健保的優點,也認同弱勢族群有受醫療照顧的權利,所以二代健保討論的重點應該在於他的制度面,不過我們這次討論繞了很大的圈子在討論自己支持左派還是右派理論。
我非常贊同健保這個社會福利制度,不過竟然是社會福利制度,那應該從稅收裡面撥出相當的款項支付,所以我認為健保費應該和所得稅合併,而且必須要加入所有的收入,不僅薪資,應該還要有所有的資本收入。
二代健保與前一代健保的最主要差異是在收費的方式,我認為以家戶為收費的方式並沒有不妥,按照以前的方式收費,家中儘管只有一位受薪階級,但他要負擔的保費卻是他的薪資費率直接乘上撫養人數,這樣對他的負擔很大;但改為新制以後,家戶總薪資要除以總人數,再用該薪資費率乘上家戶總人數,這樣相對的負擔少了一些。而有人認為這樣在懲罰單身,不過我卻贊同某人的說法:每個人都有單身的時候,這樣並不會不公平,況且若你覺得在懲罰單身,那妳可以快點脫離單身,更甚者可以生子,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健保費,而很多人不生的原因就是因為負擔太大,所以這就提供每個人選擇的機會。
健保的另一個問題還是在於支出方面,很多的醫療資源浪費造成現在健保的財務赤字,而政府卻沒有明確的做法,以制度上來說我覺得有很多地方要改進,我認為部分負擔應該要隨著一年的總看病次數做調整,這樣可以遏止過度使用醫療資源,不然民眾始終會認為:「都付了錢,當然要多使用」的心態,調整部分負擔的做法就是讓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方式。也有人提出就醫的補助金有上限這種方式,我認為也是另一種遏止過度浪費醫療資源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